生活中,很多人得了肾结石之后都会抱有这样一个期待:要是它能通过小便排出来就好了!那么,小便排出了肾结石,就真的“万事大吉”了吗?
对此,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冯波教授指出:“结石自排有一定风险且效果不好预估。因此,当发现结石有自排迹象,应及时去医院做泌尿系彩超检查,确认体内结石存在情况,以及是否需要手术或药物介入治疗。”
肾结石是泌尿系结石的其中之一。据冯波教授介绍:“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具有排泄的功效。也就是说,肾结石是有可能跟随肾脏产生的尿液,途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最终排出体外。”
但肾结石能否自排,关键还得看结石的大小。临床上,常把5mm作为结石能否自排的一个界限值。这是因为,输尿管作为肾结石的必经之路,它有三个狭窄的地段,有些患者最窄的地方不到4mm,因此5mm以下的小结石有自主排出的可能。要想增大排出几率,还可以通过提高饮水量、运动时长以及运动量来促进排石。
但即使发现小便有排出结石的迹象,也不意味着肾结石就真的已经结束,可以“万事大吉”了。此时应尽快去医院做泌尿系彩超检查,确认体内结石存在情况。若肾脏和尿路均无结石影像,则说明结石已经全部排出,此后应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体检复查。
若在彩超中发现泌尿系统中还存在有结石影像,则说明结石没有排净还有残留。应及时做进一步详细检查,查看体内剩余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存在结石梗阻、肾积水等情况,必要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对症治疗。
冯波教授表示:“由于输尿管还存在3个生理性的狭窄部位(平均内径在2~3mm左右),因此,结石在自排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极可能出现嵌顿在输尿管中的情况,而引发结石梗阻、积水危机。除了会导致出现肾绞痛、血尿等症状,损伤肾脏功能,还会引发肾结石的并发症,如脓肾、尿源性脓毒血症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云南结石病医院温馨提示广大市民朋友,发现肾结石后,不要轻易的尝试自行排石,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