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5.3%至8.5%,约有70%的胆囊结石患者发现时无症状。可你不知道的是,胆囊结石看似“无声无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威胁着大家的身体健康。
关于胆囊结石,今天,单次保胆取石数量破基尼斯纪录保持者、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英灿就把大家最最关心的胆结石问题,一次性讲清楚!记得分享给需要的人哦……
李英灿主任表示,饮食习惯不良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很大联系。长期嗜吃油腻、奶类等高脂肪食物的人,体内血脂增高明显,导致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而易形成结石。例如,奶油、牛油、动物肝脏、鱼卵、肥肉等含有大量脂肪,应少吃。
另外,用餐时间不固定的人,胆汁分泌不规律,更易形成结石。因此早中晚三餐要固定时间食用,多吃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具有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功能。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发生。
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内是否有结石及其大小和数量。此外,CT、MRI等检查也可用于诊断胆囊结石。
近日,我院全面启动2025“夏季防石计划”,凡到我院做过结石检查、有结石症状的患者:来院可享『结石彩超筛查免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预约优惠名额,请拨打0871-67270888
胆结石疼痛缓解不代表结石完全排出,绝大多数是由于结石暂时离开堵塞的部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如进食油腻食物、疲劳、饮酒等,结石疼痛又可再次发作。所以只要结石存在,胆囊的危机就随时在,要想彻底不疼,就要坚决清除它。
目前医学界的专家共识是,所有胆囊结石均建议手术治疗。(点击此处1对1免费咨询)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以刺激胆囊粘膜,产生胆囊慢性炎症。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时,胆汁排空受到影响,可能继发感染,导致急性胆囊炎。另外,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有可能诱发胆囊癌变。部分体积小的(如泥沙样)胆囊结石可能经胆囊管落入胆总管,引起更为复杂和凶险的胆总管结石。
因此,对于有过胆囊炎症状的、胆囊结石体积较大的、胆囊内充满结石或胆囊萎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手术。对于暂不愿意手术的、无特殊症状的、胆囊结石小于0.5厘米的患者,也要半年进行一次复查,随时监测结石变化,发现异常尽早手术处理。
记住这3条铁律:
1、无症状≠安全:70%患者10年内会急性发作,深夜疼到打滚才后悔!
2、保胆有条件: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胆囊壁厚/弹性正常,胆囊管通畅优先考虑保胆取石,保胆手术不仅仅是保留胆囊,还保留了胆囊的十大功能。而当胆囊没有功能,就需要尽快切除胆囊,否则强行保胆就等于“定时炸弹”!
3、杜绝拖延治疗:如果胆囊炎急性发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可能一次发作就会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人体消化所必须的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后被胆囊进行加工和浓缩并暂时储存。当消化需要的时候,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浓缩和消化食物。
切除胆囊后胆汁依然会存在,只是一开始胆汁的浓度变稀了,消化脂肪的能力减弱。由于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汁的成分变化有关,因此只要有胆汁流过的地方都有可能形成结石,即使没有了胆囊,肝内外的胆管内还是有可能会形成结石。
云南结石病医院李英灿主任表示:目前医学界,不论是胆囊切除手术还是保胆取石手术,都是微创手术,术中出血少,创口也没什么痛感,甚至手术疤痕都看不到,一星期左右就能出院,恢复很快,老人、小孩都能承受,整体手术是非常安全的。